貨架上的9罐奶粉,竟牽出一單8400元的罰款。
近日福建仙游縣城一母嬰店被處罰背后的原因,值得再次引起大家重視!
據悉,日前,市場監(jiān)管所執(zhí)法人員依法對某母嬰用品店進行檢查,在貨架上發(fā)現9罐“Briffney™ MICROPROTEIN”牌奶粉,均為進口的預包裝食品,外包裝上均沒有中文標簽,當即予以查扣。
當事人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規(guī)定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立案調查。
經查明,當事人店內經營的9罐奶粉是從線上平臺采購的,共購進了12罐,購進價198元/罐,銷售價398元/罐,貨值共計4776元。目前共售出了3罐,獲利600元。
當事人建立的進貨臺賬不齊全,無法提供上述奶粉供貨商的經營資質材料和進貨單據,也沒有供貨商的聯系方式。
執(zhí)法人員介紹,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沒有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guī)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執(zhí)法人員對該商店下達了奶粉下架停止銷售,沒收違法所得600元和暫扣的9罐奶粉,并對其處以罰款8400元。
無獨有偶!
2021年,廣東新興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依法對云浮市新興縣某母嬰用品店進行檢查,現場發(fā)現該店待售的1罐標稱“Aptamil”(規(guī)格:900g)的奶粉和1罐標稱“Nestle”(規(guī)格:400g)的奶粉均無標示中文標簽。
經查明,當事人于2021年1月委托朋友從澳大利亞分別以190元/罐、140元/罐的價格購進標稱“Aptamil”和標稱“Nestle” 的無中文標簽(全英文字體)的進口奶粉各1罐,并擺放在其經營場所分別以200元/罐、150元/罐的價格對外銷售,于2021年3月被新興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依法查獲。
根據當事人的陳述,上述2罐奶粉,至執(zhí)法人員檢查當天還未售出,涉案產品已被新興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當場扣押。當事人經營上述奶粉的貨值金額為350元,沒有獲取違法所得。
當事人在某母嬰用品店銷售無中文標簽(全英文字體)的進口奶粉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新興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依法對當事人違法行為處以沒收違法經營的奶粉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圖片
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表示,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會飲用奶粉。有些嬰兒因母乳不足或母親因工作等其他原因不能按時給嬰兒喂奶,此時,配方奶粉就成為嬰兒攝取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因此,嬰兒配方奶粉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本案中的某母嬰用品在銷售的奶粉主要面向的消費人群是媽媽和嬰幼兒,當事人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奶粉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而且這些奶粉生產、來源都沒法確定,容易買到假貨,進入中國境內時也沒有經過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查,產品質量是否合規(guī)無法確定。同時,產品在運輸及儲存環(huán)境上無法保證,會使產品有遭受污染的風險,必須依法從嚴打擊。
此類事件每年層出不窮,對于母嬰店而言,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識,合法銷售。從正規(guī)渠道進貨,切實保障寶寶食品安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yè)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